2004年10月6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僵持与对峙留给我们的思考
刘文宁

  本是为提高正点率、让旅客满意,可《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意见》实施以来,旅客与航空公司间因延误引起的不快却越来越多,正点率不升反降——9月27日《人民日报》有报道质疑:延误补偿咋成“火上浇油”?报道援引民航总局的统计数字,7月份全行业航班正常率为75.89%,较6月份的82.2%下跌明显,较上半年的平均正常率降低了2.8个百分点。除了夏季雷雨多等因素外,同6月份相比,旅客原因上升了50.8%,其中以旅客占机索赔为主。
  根据民航总局的指导意见,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要给予乘客经济补偿。如今,恰恰是在“自身原因”上,乘客和航空公司产生极大分歧。谁来认定“自身原因”?由于没有独立的仲裁机构,乘客又往往不相信航空公司一方的说法,此事便成了争论的焦点。事实上,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指导意见之类的东西即能消除长期积累的怨气。有时,“一步到位”的心态容易使我们低估了改革的艰难与曲折,干扰我们冷静处理矛盾问题的心态。
  这种“一步到位”的心态,还典型地反映在诸多方面,如对“法律万能”的依赖。一遇到棘手的矛盾,不少人最快速、直接地想到——必须立法,希望法律的降临能扫荡人间一切不平。而更多的时候,我们并不是没有法律,相比起来,有法不依、执法不严的危害更甚。如果我们把解决复杂社会矛盾的希望统统寄托在法律身上,而轻视了信仰法律的社会氛围的形成,包括成熟的公民意识、道德风俗等力量的成长,那么,法律也是不堪重负的。说到航班延误,旅客满腹牢骚,航空公司似乎也有苦难言,民航总局又出言谨慎,问题似乎陷入不尴不尬的僵持与对峙之中。
  事实上,如何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、行业主管部门、市场竞争主体、消费者的各自角色及其相互关系,我们一直是在磕磕绊绊中行走的。最初,公众的不满集中指向民航业的垄断,今天,当旅客与航空公司在延误补偿问题上产生矛盾时,民航总局不能坐视不管的呼声又多起来了。可以说,大家对这种僵持状态都有些茫然与无奈:为什么我们一心向往且努力追求的东西,有时候会是这样一种结果?竞争原则为什么会失灵?我们都希望这种僵持不要持续太久。从今天的僵持与对峙中,我们需要进行的反思还有许多。也许,这种僵持与对峙是我们寻求最终解决之道的必要成本。